然而,安达信分拆管理咨询部门后,商业咨询并没有在安达信中绝迹,反而又如星星之火般燎原开来。在安达信1999年77亿美元的总收入中,积87年苦心经营的审计业务所创造的收入为33亿美元,而商业咨询创造的收入就已经达到17亿美元。安达信自身商业咨询业务的迅速发展,一度被视为破坏了当初与安达信咨询分家时的君子协议,甚至引起了一场最终需要由国际商会仲裁定论的离婚大战。
如果我们把这视为前车之鉴,它无疑可以为那些对会计师行分拆之举抱有莫大期望的人们敲响一声警钟。管理咨询业务究竟是从审计之树中长出来的毒瘤还是流出的蜜汁?
二、 “利益冲突”困境
剥离管理咨询业务本身并不是目的。保持会计职业,或者更准确地说,保持进行审计的会计师相对于公司管理层的独立性,是改革的根本目标。
问题是,剥离了管理咨询业务,会计师的独立性就能够保障了吗?对于从事审计业务的会计师而言,公司管理层依然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他们如何保持其独立性?公众似乎很少注意到,会计职业是一个最具有利益冲突性的职业。其他职业,如律师,医师,都以为客户服务为宗旨,惟独会计师需要为客户服务,同时又为社会公众服务。他们是“不拿工资的警察”。剥离会计师行的管理咨询业务,只不过是放飞了一批幸福的鸟儿,因为这些专业人士从此可以自由地为客户提供最令他们满意的服务,包括避税,包括平滑利润,还不必担心法律责任的风险。留下的是从事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他们依然面对着似乎永恒不变的利益冲突,面对着诉讼的威胁。
这是会计职业内在的困境,有人称之为会计职业的“原罪”。
从历史看,审计制度诞生100多年来,会计师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在形式上并没有发生变化:审计服务的合同是与代表公司的董事长签订的,财务信息主要是由公司管理层提供的,审计报告是提交给股东大会的。然而,在这不变的法律形式背后,公司的董事、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关系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20世纪初期,管理层或者董事基本上与股东是同一的,与管理层的密切关系似乎有助于审计的进行,也能够更好地为股东服务。这以后,管理层职业化了,管理者成为职业经理人,他们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出现分歧,与公司的其他利害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出现分歧。现代各国公司法、
证券法都强调对所有人、特别是证券市场中的大众投资人的保护。充分的财务信息披露是保护投资人的基本手段,而评价信息可靠性的会计师则成为了投资人的保护人。正如美国最高法院 1984年在美国诉阿瑟扬会计师行一案中所指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