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入世后的行业协会的职能定位分析

入世后的行业协会的职能定位分析


邹彦


【关键词】入世 行业协会 职能
【全文】
  入世对于中国现有行业协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职能定位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的是,行业协会的结构、内部关系和决策程序等方面也应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完善行业协会新职能的结构基础。在这些方面,国外行业协会运作的思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行业协会的结构、内部关系的再理解
  (一)互动的网状结构:由行业协会的群体性质导出。
  行业协会首先在性质上是一个群体,从严格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用法来讲,一个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 至于该群体赖以构建的共同的认知感和团结感从何而来,形态上又表现为什么,应再所不论。同时认知感本身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为其概括出一个具体的定义或按照一个具体的标准进行划分也是很困难的,这里之所以强调认知感的重要性主要是为了突出如何将利益、目标、形态、组织结构各不相同的企业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群体,认知感的共同性是关键。综观我国目前已建立的行业协会,大多数是按照行业的不同进行划分并依此组建的,例如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工业经济协会、江苏省包装技术协会等。这种划分方式虽然具有分工明确、系统清晰的特点,但是划分标准仍显单一,在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经营范围日益多样的今天,单一的层层划分的线状行业协会结构可能不利于进一步促进企业业务的发展。因此在保证协会的组成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认知和利益取向的前提下,行业协会的构建模式应多样化,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网状的组织结构,以更全面的保护企业各方面的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行业协会是一个群体,群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是行业协会正常、有序、积极发展的前提条件。行业协会的建立不是为了给企业另外设立一个“管家婆”,虽然这也是协会的职能之一,但更主要的是能够群策群力,集体协商以解决群体所面临的问题或单个成员无法解决的困难。两个成员之间、一个成员与多个成员间,一个成员与集体间的互动都是可以选择的模式。这种群体关系常被功能主义者称为社会系统。所谓社会系统,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一部分都为整体做出贡献,而整体又大于部分之和。当系统中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时,系统中的所有其他要素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有些学者在论述行业协会的职能时,局限在行业协会承接政府下放的管理职能,虽然采用了“行业自主协调”这个概念作为概括, 但究其内容,仍然把行业协会作为一个组织,一个独立于其组成成员的部门看待,而忽视了成员之间在行业协会内部的互动关系,这似乎是一个缺陷。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