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国化”运动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在“文化大革命”终结的那年(1976年)就已终结。欧洲的理论,从1978年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理论开始,就已经日薄西山。中华文明逐步摆脱欧洲暴力学说的控制,开始了自身的复苏与对英美文明的天然认同。但这一变化来得并不容易,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教育体制依然在推行“去中国化”的教育,教的是1949年以来一直沿袭的那一套把戏。所幸的是,36以下的大陆人,虽然也受了15年左右的“去中国化”教育,但15年中,同时也被赋予了复苏本民族文化,连通英美强势文明的责任。中国文脉从此由63岁以上的老人转给36岁以下的孙辈,可谓一息尚存。
因此,复苏大中华一定要注意三个重点:一是宗教的认同。即中华道教文明与英美基督教文明的相互认同。二是人本主义的认同。即人本主义宗教、后现代哲学与应用科学三位一体。三是法治与非成文法传统的认同。即中华法系与英美法系共同的“非成文法”传统与轻刑思想的相互认同。这三个重点与过去欧洲化思路都是格格不入的。中美两国都是信教非常虔诚的国家,中美两国的宗教均以人本主义为核心,进而演化出后现代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实践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实用、实证、实践的方法论使得应用科学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立起了辉煌的中华传统文明与英美当代文明,并成功地塑造出一套永不僵化的法治体系:非成文法体系(
刑法除外)。这些事实看死孤立,实际上均有内在的联系。相对来说,欧洲是一个物欲横流、霸权至上的蛮荒之地,不仅出现了大量的反宗教的大师,也出现了大量的国家暴君、僵化的现代哲学与艰涩难懂的成文法理论。这也是欧洲为什么总是成为世界战争、独裁、专政策源地,暴力学说推崇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复苏大中华一定要净化欧洲的影响,与欧洲划清界限,注意三个陷阱:一是误把以“去中国化”运动为核心的欧洲暴力学说当成中国的正统思想,二是把欧洲本土的模糊不清的观点当成世界先进思想;三是把中国本土的儒家思想当成世界先进思想与中华本土正统思想加以灌输。实际上,欧洲与儒家那怕是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正确,它那时隐时现的“国家本位”最终都会给中华文明、欧洲文明近乎毁灭的打击。正如学者们指出:“通向地狱之路往往用艳丽的鲜花铺就”,学习欧洲思想,就怕被它们九十九点九的正确所迷惑,而在最后关头,坠入了“地狱之门”。
国共一握手,我深感大中华之大,中华文明与英美文明之大,中美一致,大同世界,一统江山之大。同时,也深深体会了欧洲之小气,儒家之虚伪,在国家本位还是人本位上,我们净化欧洲、净化儒家没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