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科毕业典礼上,丁校长率我等二千余学子,集体起立高唱《毕业歌》――“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这歌词,又动了我的心扉。到今为止,我一直将丁校长率领我们唱的,记在心上。呜呼!北大学生,并非不懂“政治学”,甚至,也并非不懂中国社会的交换奥妙,但是,要依照奇怪动物的生存规则,去主动交换历史维度中的滑稽权力,对天才们是耻辱――这并非意味着,丁校长的学生将来会不积极参加与时俱进后“人类的”普选与竞选;或者因选民信任,不愿意牺牲逍遥和安逸人生,不“不贪污地”为公民服务:当个“议员”、“总统”什么的,仍然是丁校长的学生们乐意的;如果可以不谦虚的话,丁校长的学生,许多人具有这样的能力和本事,他们是文明化后的中国,所需的治国良材。
但是在社盛,一看法学院同学们的职业,外国人民就笑了:大部分去“挣钱”去了。这种积极的“回避”,是保持人格独立和生活富裕的一箭双雕。这种集体的行动方案选择,证明我校我院的同学,是知道趋利避害的,仍然保持了聪慧群体的本色。
三、 永远怀念的人
1、 张国华老师
80年代,中共教育部还没有容许大学用学位交换金钱,故而研究生人数偏少。法理研究生含研究生班,学生共计10名。张国华老师给我们讲授中国法律思想史。
张老师上课是要抽烟的,学生中数人也是同好。张老师居然抽的是“红塔山”――80年代中国香烟的顶级品牌!抽烂烟的烟鬼同学数人,“忘了” 课堂讲的“义”、“利”关系,合谋骗抽“红塔山”。方法是:由烟鬼某某“主动’向张老师敬烟,张老师于是”礼尚往来”,返回“红塔山”。果不其然,张老赠烟鬼吾等抽了“红塔山”。
近年偶然知道张老师去世后,学子我黯然神伤。豁达老师的离去,让当年的调皮学生,生发真心的怀念、永远的回忆――这的确是真实的感情。
2、 龚祥瑞老师
因为和龚祥瑞老师的弟子陆伍师是本科同学,故龚老师成为我和陆伍师聊天的话题。陆兄带我到龚老师家去过――观看足球转播。龚老师是行政法学权威,但通过陆伍师交谈,发现龚老师是一个极为有趣的人,如招的研究生一个比一个矮,引起他儿媳笑议;穿花二十多元买的西装不亦乐乎访问英国,十分自信地会见重要人物;他恰当地指出,学生谈恋爱正常,是“性欲”作怪。
龚老师作为一名才华突出、有健全理性的知识分子,在疯人领政的社会环境,能够从容不迫,保持住自我本色,始终坚持权力应当分立的正常判断,而不是象其他人云亦云之流,与疯人同流合污,不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