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港府入不敷出 开源不如节流

   不过,减赤的难度增大决不意味着就可以推迟甚至放弃消灭财政赤字这一正当目标。正好相反,目前的困难更增加了尽快消灭财赤,巩固市场和投资者信心的迫切性。从香港经济的长远根本考虑,尽管今年的财赤还会增长,但香港政府非但不应放弃2006-07消灭赤字的既定目标,而且应该再增大削减赤字的力度,大力削减政府开支并裁减政府冗员,力求尽早达成财政收支平衡。
   梁锦松在其财政预算案中将财赤问题的成因归结为香港所面对的四个转变:周期经济调整、香港经济转型、人口老化及政府政策的变动。这种说法固然言之有其理,但却不及要害。出现财赤,归根截底其实就一句话:因为政府入不敷出。而之所以出现入不敷出这种局面,其根源在于政府规模过分膨胀、开支过大,尤其是要承担过多的公务员薪酬支出。以2001-02财政年度为例,香港政府的公务员薪酬开支,分别是公务员的697亿港元和资助机构员工的802亿港元,总共高达1499亿港元;而在收入方面,利得税445亿港元加上薪俸税289亿港元,也就749亿港元(不到公务员薪酬开支的一半),就是加上出售土地和投资所得等非经常性收入也不过1600-1700亿港元的总收入。也就是说,公务员薪酬开支几乎相当于政府总收入,占到总支出的三分之二有余。这种情况,在地产泡沫未破之前还可以通过出售土地弥补,现在楼市低迷,出现严重赤字自是当然。作为世界上最为自由的经济区,在奉行“大市场、小政府”原则作为政府管治哲学纲领的香港,竟然出现这种完全由于政府规模和开支恶性膨胀所造成的财政赤字,实在是不无讽刺而又令人不得不信。
   不过,要说香港政府没有看到此处要害到也不公平。今年董建华就在其施政报告中公布了由现在至2006-07年度把公务员编制削减百分之十、暂停招聘公务员,以及推出第二轮自愿退休计划。另外,今年的预算案也规定公务员薪酬也会分两期减至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的现金水平。但总体而言,圄于公务员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这些措施不免让人有杯水车薪、隔靴搔痒之感。以公务员减薪为例,即便在全面实施后,政府每年在公务员薪酬及给予资助机构的资助,也不过减少70亿元,不到今年财赤的十分之一。
   显而易见,要解决财赤问题,与其冒抑制经济复苏之风险加税“开源”,不如大刀阔斧裁减政府冗员并削减公务员薪酬,不能对如此巨额的薪酬支出进行“节流”,财赤问题终难走出困局。与此同时,港府可以考虑运用发行债券等财技,避免财政储备急剧下降,保证政府有足够的现金柳渡过经济复苏的难关。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建立一个高效精悍的“小政府”符合香港经济和决大多数港人的根本利益,特区政府应显示足够的勇气和决断力,果敢地尽快解决财赤问题;否则,当断不断,终反受其害。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