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从法学著述引证看中国法学——中国法学研究现状考察之二

   62
   83
   6
   116
 
  
  37
   西南政法
   龙宗智
   105
   96
   46
   20+3
   63
   67
   12
   121
 
  
  38
   社科院
   李步云
   108
   102
   42
   55+7
   46
   37
   35
   123
   *
  
  39
   江苏高院
   公丕祥
   101
   101
   44
   55+5
   48
   39
   33
   125
   *
  
  40
   中南政法
   吴汉东
   118
   99
   45
   73+0
   40
   26
   53
   141
   *
  
  41
   人民大学
   史际春
   98
   94
   47
   55+6
   47
   28
   50
   144
 
  
  41
   南师大
   李 浩
   81
   77
   57
   19+4
   64
   52
   23
   144
   *
  
  43
   华东政法
   郝铁川
   79
   77
   57
   16+4
   65
   51
   24
   146
 
  
  44
   社科院
   张志铭
   94
   92
   48
   66+4
   41
   22
   61
   150
   *
  
  45
   北京大学
   张守文
   124
   87
   50
   61+2
   43
   23
   58
   151
   *
  
  46
   人民大学
   张新宝
   90
   86
   51
   60+3
   43
   23
   58
   152
   *
  
  47
   华东政法
   何勤华
   93
   84
   52
   56+1
   49
   26
   53
   154
   *
  
  47
   武汉大学
   漆多俊
   81
   80
   55
   49
   56
   30
   43
   154
   *
  
  49
   全国人大
   蔡定剑
   78
   76
   59
   39+5
   61
   30
   43
   163
   *
  
  50
   政法大学
   陈桂明
   87
   81
   53
   46+7
   53
   23
   58
   164
   *
  
  
  1.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除被引总数一栏外,其他数据均排除了自引。
  2. 凡带有*者三项均进入各单项的前61名。
  四.初步的分析
  根据汇总表可以看出:
  学科分布:被引最多的法学学者主要集中在下面五个领域,即民商法(包括知识产权法)有12人、法学理论(包括法律史,因为不少法律史学者从事的研究更侧重理论,例如梁治平、贺卫方)有13人、刑法6人、宪法行政法6人、诉讼法(刑诉3民诉5人)五个领域。此外有3位国际法学者,两位经济法学者进入了这个名单。
  因此,就学科热点来讲,法学的研究热点大致是民商经济法、法学理论、刑法宪法行政法、程序法。数据大致印证了一般的印象。国际法无论是公法还是私法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影响力显著下降。但着重号是重要的,也许国际法的一些内容已经融入了其他学科,例如刑法、民商法、行政法和程序法。此外,就这四年的数据来看,经济法学的影响力似乎也偏弱,但是这一判断同样应当予以限制,因为有些商法学者也可以说是经济法学者。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20多年的对外开放,却没有一位国际公法或私法的中青年学者进入这个名单。
  机构和地域分布:就机构而言,就职北大的学者最多的,表中的50名法学学者中,北大为9人。其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7人、中国社科院6人、政法大学5人、清华大学5人、武汉大学3人,华东政法和南师大均2人,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国家行政学院、法学会、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全国人大等其他单位则分别有1人。
  人数多是学术研究实力的证据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证据。如果某个学校或单位有5人进入这份名单名,但排名都靠后,那么以引证数衡量的学术影响力可能也只相当于有1人进入此名单但排名第一的学校或单位(请比较著作和期刊论文被证第一名与最后5名的被引数)。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在引证排位的前25名中,北大有7人,优势比较明显;人民大学4人、社科院、清华大学很有3人,中国政法大学有2人。
  更细致地分析表明,北大比较显著的优势有法学理论、刑法宪法行政法;但是在民商法上明显比较弱。中国社科院的优势在于民商法(包括知识产权)。人民大学的突出优势同样在于民商法,在刑法上也有某些优势,但优势已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显著了。政法大学虽然在各个学科中都有一定的优势,但优势都不显著。相比之下,清华显然已经在崛起,不仅有5人进入了大名单,并且有3人进入了前20名。这表明清华法学院的组建大致是成功的,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其优势主要在民商法上。武大国际法优势也并不非常突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