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规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民事诉讼法明文允许当事人就某一事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己的意志作出决定的规范,例如协议管辖、申请撤诉等规定,违反此种规范的行为一般是由当事人主张是否合法有效。
另一种是有关当事人责问事项的规范。外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责问事项主要包括有关法院的通知、传唤、送达,诉讼行为的方式、期间,非专属的管辖,诉讼程序的中止等形式方面的事项。法院或一方当事人违背当事人责问事项的规范时,当事人或对方当事人享有依法主张该行为无效的权利(责问权)。对于法院或当事人违反责问事项规范的诉讼行为,当事人主动舍弃或者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责问权,以后该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项行使责问权(即丧失了责问权),该诉讼行为的瑕疵因此得到了治愈。这是因为对于违反责问事项规范的诉讼行为,当事人舍弃或者丧失责问权,法院也没有发现,法院或当事人基于该诉讼行为而实施了后行的诉讼行为,如果允许当事人行使责问权则将使该后行的诉讼行为归于徒然,从而不利于诉讼程序的安定和经济,也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参考文献】[1] 〔日〕三月章.日本
民事诉讼法[M].汪一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2] 刘荣军.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 陈荣宗、林庆苗.
民事诉讼法[M].台北:三民书局,1996.
[4] 邵明.权利保护与优先执行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1-4-9.
[5] 〔日〕兼子 一、竹下守夫.
民事诉讼法(新版)[M].白绿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6]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 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7] 张卫平.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重述[J].法学研究,1996,(6).
[8] 王亚新.论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9] 刘荣军.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J].法学研究,1998,(4);张家慧.当事人诉讼行为与诚实信用原则[A].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0] 王福华.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论[J].法商研究,1999,(4).
[11] 张卫平主编.
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