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高新技术板运行原则浅析

  三、坚持直接对外开放原则
  1、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决定的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经决定我们不能将证券市场对外封闭,引进外资是我们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十分重要的一环。开放的时间表已经不再由我们决定。
  资本市场的开放不一定非以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为前提。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与地区大多在本币没有完全实现自由兑换以前对外开放。亚洲经济得以起飞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当然,如果对引进外资在上市公司中的股本比例不予以明确的最高线限制,让其狩猎国内证券市场就会不可避免。墨西哥与亚洲的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
  2、是B股市场的教训所得
  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历史几乎与证券市场的历史同龄。这其中包括向境外发行债券与股票,H股的成功运作是典型代表。但直接引进外资进入国内设立的证券市场则要比H股有更长的历史。1992年2月21日,“电真空B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标志着中国B股证券市场的建立。
  然而B股市场近十年牛短熊长的历史说明,我们存在政策选择上的失误,以至于长期以来,B股市场一直处于前景不明的状态,严重打击了海外投资者的信心。B股市场引进外资的功能也在逐步让位于境外上市外资股。
  高新技术板市场不能再步B股的后尘,为海外投资者再设立一个高新技术板的B股市场。直接向海外开放应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当然在进行制度设计时,我们必须对引进的外资占高新技术企业股本比例给予上限,以确保外资不会对我们的市场形成过大的冲击,使之成为外资的狩猎场所。
  3、是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外资的延续
  目前中国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都已引进了外资。如果只允许国内股本可以自由转让,限制外资股的流动性,将与高新技术板的全流通原则相背离,也会打击海外风险资本投资大陆的积极性。
  4、是引进成熟风险资本所需
  自1946年美国创建第一家正规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开发公司”起,50多年来国际风险资本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美国有风险投资公司4,000多家,每年为10,000多家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风险资本也都获得巨大的发展,并形成一套运作规范的机制。引进海外风险资本有利于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分步走完创业历程,减少失败风险。目前在NASDAQ与香港创业板上市与正在申请上市的大陆公司莫不遵循这一筹资途径。
  此外,直接开放有利于完善我们的证券市场。一旦外资可以自由进出高新技术板,高新技术企业纷纷海外间接上市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也会避免诸如“北京裕兴”被连连叫停的尴尬现象再度发生。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