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条 审计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是审计复议机构,具体办理审计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受理审计复议申请;
(二)查阅文件和资料,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
(三)审查申请审计复议的审计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拟订审计复议决定;
(四)向审计复议机关提出对《行政复议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处理意见;
(五)对被申请人违反《行政复议法》和本规定的行为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
(六)办理因不服审计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审计复议机关履行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第十一条 对审计署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审计署申请审计复议。
对审计署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审计署申请审计复议。
第十二条 对地方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审计复议,也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审计复议。但对地方审计机关办理地方政府授权交办的事项和依照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办理的审计事项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向该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对地方审计机关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审计机关或者该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审计复议。
第十三条 对审计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第十四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先依法申请审计行政复议。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五条 审计复议机关收到审计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审计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被审计单位;对符合法定条件,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审计复议申请,应当告知被审计单位向有关审计复议机关提出。
除前款规定外,审计复议申请自审计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